《圖片轉自金門觀光旅遊網》
《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金門2日電》
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發表「南遷北返─金門鳥類生態」影片,內含200多種候鳥、留鳥生態,展現金門的豐富生態。
這部影片委託鳥類生態及攝影專家廖東坤拍攝,耗時3年完成,片長半小時。金門縣副縣長吳友欽指出,這部影片是繼「落番」之後,讓人看到金門的美景。
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陳茂春表示,鳥類是金管處的生態保育核心,希望藉由影片傳達的理念,讓民眾親近自然,並保持和諧。
他表示,金門鳥類以候鳥占大多數,鳥類是生態指標,候鳥無國界,隱含金門與世界連結。
廖東坤10多年前投入金門生態拍攝,出版過幾部鳥類、生態影片及相關著作。他指出,有鳥類的地方代表環境好,金門是鳥類遷徙的中途站,環境很好,每年300多種鳥類過境、渡冬或繁殖,已發現的300多種鳥類,超過8成是候鳥或留鳥。
廖東坤說,影片拍攝到其中200多種,包括鳥類遷徙的困難、與棲地的關係,要掌握拍攝的最好環境,才能拍攝好的影片,例如斑翡翠突然快速俯衝,拍攝時機難度很高;(行鳥)則要看天氣臉色,一變化就飛走。
另外,他指出,金門持續建設發展,鳥類生態變化也大,但鸕鶿卻增加到1萬多隻;他認為建設與環境保護兼顧才是雙贏。
金管處表示,終年棲息金門繁殖的留鳥約40種,較特殊的有黑翅鳶、戴勝、斑翡翠、白胸翡翠、鵲鴝、褐翅鴉鵑,這些鳥種在台灣沒有分布或極為稀少;夏候鳥有栗喉蜂虎、家燕、噪鵑、四聲杜鵑、大卷尾等;冬候鳥如鸕鶿及雁鴨、鷸(行鳥)科水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金門由於地理位置是候鳥南來北返的中繼站
每到季節轉換就有大批的候鳥來到金門
除了地理位置外
這小小島上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
荒地、農田、樹林、池塘、湖泊、潮間帶等等
各種不同的棲地提供了各種鳥類喜歡的生活空間
又加上人口密度低,自然環境少被破壞
讓金門這僅有15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
紀錄了280多種的鳥類
可說是喜歡賞鳥的朋友心中的天堂吧!
在金門
戴勝跟喜鵲是常見的留鳥
常常路邊樹叢或草地就可以看見
台灣卻難得一見呢~
幸福樹建議來到金門旅遊的朋友可以稍稍留意周遭的鳥兒
不管是有悅耳啁啾聲或漂亮羽衣都可以帶來意外的驚喜唷!
《註》可以前往雙鯉湖濕地中心觀看相關影片。
by JEN